西安新闻网讯 2021年12月1日,第30届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在天津揭晓,陕西实力派散文家胡宝林的作品《叩问青铜》荣获孙犁散文奖东丽文学奖。今年10月15日,散文家胡宝林的这篇散文曾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
《叩问青铜》2021年连获两项大奖
孙犁散文奖是广受关注的国内重要散文奖项。本届孙犁散文奖评选展示了2018年以来国内散文创作的累累硕果,参赛作品视野开阔,题材多样,书写历史文化,描摹现实人生,展现岁月风云,深掘人生况味,新意迭出。
值得关注的是,胡宝林近万字大散文《叩问青铜》,结构宏伟,气魄宏大,思想深邃,情感饱满,生动流畅,书写陕西宝鸡蕴藏的中国青铜文化之美,给人崭新的审美体验和思想启迪,从上千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
胡宝林告诉记者,《叩问青铜》初写于2000年,2013年重写。写成后投稿给多家报刊,杳无消息。直到2019年10月,《延河》(下半月)才发表出来。又过了几年,到了2021年,《叩问青铜》连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和全国孙犁散文奖。
“青铜器是在对抗时光的流逝中凸显自己的价值的,能在时光中不老的文字才是真正的好文字。”和孙犁一样既当报人又从事文学创作的胡宝林从容地说。《叩问青铜》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炽热的情感,对这片土地、对文化创造的无比热爱。“以我的作品写下对这方土地和人的深情和敬意。”胡宝林说。
本网邀请评论家在线《叩问青铜》
国内两项散文大奖共同颁给胡宝林的《叩问青铜》,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这篇近万字的散文魅力何在?今日下午,西安新闻网邀请全国评论家杨晓林、孙新峰、章学锋、李梅、宋宁刚、柏相等在线畅谈了各自的阅读感受,并对《叩问青铜》的艺术特色和胡宝林的散文创作进行了分析研讨。
杨晓林:《叩问青铜》蓊蔚洇润,峥嵘轩峻
杨晓林(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秦人述秦物,是数家珍。
以怀旧散文引人关注的胡宝林,凝视名闻天下的宝鸡青铜器,拂去国宝上的尘埃和锈斑,抚今追昔,意醉神迷。于是发怀古之幽情,扬葩振藻,以文化散文再使令名昭彰。
文化是历史之积淀,青铜是祖宗之馈赠,往事越千年。
古董乃文化载体,文物散文要以学问和才情奠基。青铜上面,铭刻着典章人文,周礼秦制;国宝后面,伫立着看不见的物主和匠人。“问”明有探究之意,暗含关切之情,问物即是问人,探秘物主的行藏和功过,追缅匠人的智慧和辛劳,胡宝林犀燃烛照,胸有丘壑,自问自答间,思接千载之外,神游百代之上。
文章取精用弘,以“铜饼遐思”为肇始总论,分述“尊”与宅兹中国、“戈”与杀伐征讨、“鼎”与权利交替存亡、“盘”与贵族生活哲学,终于“制造者湮没无闻”的喟叹。可谓体大思精,铺排纵恣,探幽发微,闳中肆外。笔锋所触,绣虎雕龙,烂若披锦,一幅周秦盛衰治乱绘卷即现目前,蓊蔚洇润满目,峥嵘轩峻仰止,令人击节拍案。
西府人以“学者之文”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全国孙犁散文奖殊荣,名至实归。
孙新峰:超越时下散文写作的探索力作
孙新峰(宝鸡文理学院文传院副院长、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宝林是近年陕西散文界涌现出的一匹青年“黑马”。其写作势头很猛,进境很快,捷报频传。
他的《叩问青铜》大散文选材独到,抓住了历史文化名城古陈仓新宝鸡作为周秦文化发祥地、中国青铜器之乡之“根”与“魂”。文章辗转多年写成,可谓“十年磨一剑”,倾情酿出了一坛好酒。
整体感觉文章写得大气磅礴,深刻高远,极富思想含量和文化韵味,洋溢着家国情怀,彰显着个性体温,是近年少有的散文力作、佳作。
集作家与报人于一身的胡宝林勤奋、高产是文坛公认的,近年作品接连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发、转载,许多已译成外文,走向了世界。让人惊喜。
其实,除了《叩问青铜》,我还喜欢他发在《光明日报》上的《西府臊子面》等散文,这些文章都是超越时下散文写作的探索力作。
章学锋:激扬西府文化的小提琴手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zonghexinwen/2021/1209/949.html
上一篇:乡土散文爷爷的石磨豆腐!
下一篇:《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敬一走进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