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至中秋[散文]
文/王义尚(山东菏泽)< /p>
在秋天的时光里,我想起了苏轼的诗:“一年中的好年要记住,最多的是橙黄橙绿。”七月转眼就到了中秋节,庄稼剥了绿披上了金黄,进入了收获的季节,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
傍晚时分,云淡风轻,满天清爽,如银色的月光,为大地披上一层薄纱,显得妩媚、恬静、安详。每个中秋节都有些相似,只是个人心情不同而已。眼下的中秋节几乎总是在繁忙的日程中度过,完全没有节日的气氛。所以,这一次总是想起小时候的中秋节。
因为过去的艰辛,一进入八月,就盼着节日早点到来。天黑了,整天劳累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比平时提早下班,匆匆赶回家。在漫长的秋收季节,人们贪吃黑花生、玉米、豆类和红薯。一场接一场的农活,难得休息一下。在忙碌的秋收季节,家家户户的年轻壮工日夜劳作。
单待月亮爬上树梢,在蓝白云间缓缓升入天空。从一月到中秋节,每个家庭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家家户户忙着生火做饭,屋顶冒出的白烟在皎洁的月光下升腾而起,弥漫在空气中。村子开始热闹起来。大人小孩都高兴得手舞足蹈。时不时能听到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时不时有人的收音机里播放着刘兰芳的讲故事《岳飞传》。
中秋节人头攒动,人团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虽然当时物质条件比较差,但中秋节还是要讲排场的。白菜粉丝炖猪肉摆在桌上。粗长的条子有一股油腻腻的香味,比现在的猪肉香多了。国内的公鸡是油炸和服务的。那么,国内的豆类、黄瓜、豆芽、咸鸭蛋、咸蛋等当地蔬菜一应俱全。中秋节也是农村的“美食节”。是平时难得一见的佳肴!除非家里有稀有客人,否则永远不会有这样的奢华。主妇从厨房出来,洗了手洗脸,坐下。全家人坐在一起。男工举起酒杯,美滋滋地品尝,孩子们则急忙伸出筷子,埋头咀嚼,大快朵颐。
晚餐快吃完的时候,一些孩子离开餐桌溜走,叫上朋友陪着,背着大人偷偷溜进别人的瓜田和菜地。以前听大人说,8月15日晚上,在菜地的豆架或辣椒架下面放一盆清水,把耳朵贴在水面上,仔细听。月宫里一定能听到飞蛾扑火的声音。来自玉兔的低语!孩子们的世界对这个美妙的传说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他们挤在菜架底下,盯着端出来的半碗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在水面上,仿佛什么也没听到。其他的孩子们也一一变了听,但还是一无所获!仰望天空,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仔细一看,月亮里面确实有一个影子,就像吴刚在砍桂花树一样。失望写在每一张稚嫩的脸上。如果有捣蛋鬼,在其他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就喊:“听着,有声音!”
随着月亮逐渐升上天空,蓝白相间的天空显得比平时高。在村外吃饭的人成群结队地聊天。 “相见无言,桑麻长。”每个人都坐在院子里或大街小巷里,每个人都在评论谁的庄稼长得好,谁的棉花、玉米和大豆被虫子和风吹坏了。其他人三三两两走出村子,走在村外的山脊上放松。
凉爽的微风,伴随着蟋蟀、蟋蟀等秋虫的欢呼声,白雾朦胧,每一片庄稼的叶子都被露水打湿,显得青翠欲滴。盛开的芝麻稳稳攀登,白花挂绿露,高粱红,谷子下垂,红薯膨大,棉花吐白。仔细聆听,仿佛能听到露珠落在“啪嗒”和“啪嗒”上的清脆声响,中秋月夜更显得静谧。
月光如水,家家户户拿出月饼上月尝尝。每一个都有老式的月饼(名为“五仁”),重约四斤或半斤,厚实圆润,黄色涂油。掰开(或切开),绿色、红色的甜丝、黄色的花生花瓣、无色的冰糖都露出来,让人垂涎三尺。孩子们围着大人开玩笑。大人们假装责备孩子。在教育引导孩子们尊重老人的同时,他们先把半开的月饼递给了老人。孩子们无意中听了,把他们分成两半。一块月饼,就在欢儿的手上欢快地跳跃着、品尝着、翩翩起舞。
此时,我又想起了杜甫的诗:“停鼓断行人,秋雁鸣。今夜露白,月是故乡。 .”夜深了,月更亮了。此时,我家乡的亲人,都怀念那些远游多年的流浪者。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想念家乡的亲人。让人思索和悸动,但秋月却是一种因人而异的心境。君不见,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各司其职,唱诵着各种歌声
面对秋月之美,因生活环境不同,各有千秋。心态。国亡,郁郁寡欢,终生仇视南唐的南唐太后李煜,面对世间美景,只能感叹:“什么时候是春天花秋月,往事你知多少?小楼昨夜东风,故国难回望月中。” .还有“船已逝,江海送余生”。性格豪放浪漫的苏轼,被贬到黄州,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他打了个心跳:“明月几时?向蓝天请酒。不知天上的宫殿,今夜。是哪一年……人有悲欢,月有阴晴不定,这件事情来之不易,愿人天长地久,千里万里相伴。”希望他们也能与亲人团聚,分享亲情,一起赏月,一起度过美好的夜晚!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zonghexinwen/2021/090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