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散文|潘鸣:青黄不接

来源:散文百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潘鸣 那一刻,太阳达到黄经45o,又一轮新夏,堂皇地立起来。 天地间似乎有恍惚的悸动,是大自然的换季宣示吧,光阴显而易见往明媚里更进了一筹。由这一刻起,“立夏三候”蓄

文/潘鸣

那一刻,太阳达到黄经45o,又一轮新夏,堂皇地立起来。

天地间似乎有恍惚的悸动,是大自然的换季宣示吧,光阴显而易见往明媚里更进了一筹。由这一刻起,“立夏三候”蓄势迸发: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在古词赋的文学意象中,夏天伊始,一切是那么唯美怡心:“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翻开泛黄的季候典籍,方知这个节气还被先人赋予了那么多妙不可言的别称:麦候、朱明、槐月、仲吕、正阳、清和月等。

然而,在我的儿时记忆里,初夏时光并非一味浪漫美好。它的底色上,曾经透溢着几许苦涩与忧郁,又浸润了一缕缕淳朴的怀柔与温情。

曾记得,当年川西平原的乡人,习惯把每年春夏之交一段日子叫作“青黄不接”。这个俗称,取代了“初夏”和与之相关的任何文绉绉的代名词,是困难时期故乡刻骨铭心的时令俚语。

彼时,田间麦粮正由青转黄,穗粒尚未熟透,收割还有待时日。而大多数人家上一季分配的口粮已接近告罄。维系一家老小果腹的寻常生计,一时间成了庄户人家共同的难题。若是有位巧妇主内,这段日子会殚精竭虑地操持:每日以竹筒子掐算着计量粮耗,干焖米饭换成菜叶稀粥,细粮搭配连麸粗粮下锅蒸煮,地头厢垄中的半大土豆红薯也刨回来充数。每顿饭上桌,先盛满一碗递给要下大田干农活挣工分的男人。对不谙世事的幼孩使着眼色,只让落个七八分饱。女人自己则是最后上桌,吃一点残汤菜叶锅巴饭。如此勒紧肚皮,小春收打前的光景才艰难熬度过去,一日三餐终不致断链子。

另有一些人家,屋里男丁多,饭量大,又缺善于精打细算的主妇,那光景就更不堪。总有几个日子,真就窘迫到揭不开锅,屋顶的烟囱断了袅袅炊烟。困厄致此,大人还顾着最后一层脸面,便遣家中小儿,手捧一只海碗,去邻家院子借米粮救急。小儿蹒跚于窄窄的田陌,在滔滔麦浪间只露个头颈,像一只凫游的雏鸭。到了邻家院前,踮脚轻叩门环。主人迎出来,一看空空的碗和孩子那巴巴的眼神,就什么都明白了。虽然自家也紧火,但匀出一碗米粮,咬咬牙是做得到的。再说,看着面前瘦筋筋的孩子,想着那一家子正守着断炊的冷锅灶,邻里乡亲的,怎么忍心说出个“不”字。于是叹口气,返身进屋,从巴底的米缸里刮出一碗,递给孩子,一再叮嘱脚下小心,千万别抛撒了。

就这样,今日张家,明日王家,后日李家……青黄不接的日子,全靠乡间邻里相互体恤帮衬,彼此挪借周济,困厄才最终没有击垮那些一时山穷水尽的人家。

挺过生活的坷坎,借粮人家知恩图报。麦收后,大人领了孩子挨家去还粮。按照米麦折算的俗定标准如数清偿,非得再多搭一些添头,鞠着躬一迭声道谢。出借方主人家则一再谦让,绝不肯多收一点点,还热情地让坐请茶。彼此笑眯眯叭着叶子烟话一番家常,平实质朴的话语里淌着浓浓的情和义。

而今又值新夏,丰衣足食的乡人,淡定地等待着麦收季节在煦风和暖阳里一寸寸焙熟。再也听不到有人猴急心慌地望天唉叹“青黄不接”,再也看不到捧着海碗蹒跚于曲折的田陌,向四邻叩门借米的小小儿辛酸的身影了。

【作者简介】

潘鸣,四川德阳市人。多年从事宣传广电事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散文学会特邀副会长,德阳市作家协会主席。近年在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散文百家、散文选刊(原创版)、西南作家、四川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散文多篇。出版个人散文集《花间一壶茶》。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稀?/p>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zonghexinwen/2021/0512/863.html

上一篇:高燃!7个泄洪深孔“五一”首次过流,白鹤滩水
下一篇:散文|王克明:茶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