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散文坚持“三高一勤”
——读书会讲课之一
作者?|?冯恩昌
散文,这种体裁写起来灵活方便,很有韵味,发表园地很多。我在上中学时,就读过杨朔的《香山红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但一直写诗为主,写过几篇散文,发表档次很低,在《昌潍大众》报上发过《老龙湾》《故乡的瓦罐盆》《山里明湖》《沂山游记》等,到了八十年代初,在写古体诗改为新诗的基础上,觉得诗与散文有很多相通之处,如有很多散文引用了古诗词,为散文添了光彩,又觉得散文篇幅长一些,能施展写作技艺,于是在写诗的同时,穿插写一些散文。从1984年正式开始吧,写了一篇《石门晚照》,《群众艺术》登载了。由此尝到甜头,就不断的写了起来。
我写散文坚持了高起点,高档次,高拜师,写作水平就上升快了一些。有写诗的基础,这本来起点就高了。我又想到纯文学散文,是散文的主题,体现着散文的真正的高质量。从八十年代开始,各方面实行改革开放,文艺大繁荣,报刊办的多,文学园地花开遍地。于是,我写散文,首先想到了天津《散文》月刊,当时,它有着全国散文界最高地位。写了一篇《浓郁山乡情》(两个小题目:一是雨天的垂钓,二是红扁豆),寄去后很快被采用了。这对我鼓舞很大,写散文来了劲头。于是接二连三写了起来,一个劲地寄去。常来常往就和《散文》编辑熟悉了。我发去的散文,都是当时的主编石英处理,一路无阻,接着编排。
《散文》大约采用了我的散文30余篇,《蚕姑》一篇,被人抄上了《人民日报》。《散文》为我发稿很突出,连续发出了《瓜棚甜趣》《金色的柿乡》《老农的野餐》《旋转的山乡》《捉山蝎》等。《人民日报》登载的有《锤声叮咚》《石仙小传》《孕育》《春山梨雪》《金色的榆钱》《小蚕姑》,还有短小的散文《葫芦文化》《天下石砚数红丝》,《人民日报》市场报发表过《老龙湾》《山乡来了模特队》等篇,共发表了20余篇。我发稿的主攻方向,次之是《山东文学》,曾发表《花木小院》《槐谷》《山乡童趣》《沂山下的孩子》《青杨峪》等七八篇,《青岛文学》发了十余篇。上海文汇报发表了《槐花飘香》《山乡新渔歌》(这篇选进了全国的《散文选刊》),《散文百家》发表了《故乡那个扁豆小院》《山中鸟声》,《河北文学》发过《金色的端阳》,吉林日报副刊发过《我家小院》,另外《中国花卉报》发表30余篇花卉散文,《中国食品报》发过50余篇,《农民日报》《联合日报》《大众日报》《农村大众》发表散文百余篇。
我所说的起点高,指的是动笔就考虑给档次高的报刊,投稿目标定低了,就很难冲上高峰。档次高,要看发的稿件,到了哪个报刊,一般分县级、市级、省级、中央级,我的起点定在省级以上。说的拜师高,就是要有勇气接触高级编辑,《散文》《人民日报》我拜师是石英,文汇报拜师《笔会》副刊副主编田永昌,《散文百家》拜师河北省作协主席尧山壁。他们既是老师,又是乐于助人的伯乐。
除了写文学散文外,我还写过大量其他散文。有生活散文,就是家庭生活方面的散文,这种散文看似简单,写起来也不容易,如《妻子的煎饼歌》《爷爷吃小虫》《母亲的茶瘾》《父亲轶事》《为母送茶》《为儿女开大众饭店》,这样的稿件发表了二三百篇;还写了不少老人和养生方面的散文,《帮助老伴讲卫生》《喝茶是高级养生》《煎饼小豆腐》《多吃庄户饭》《南瓜粥》《母亲的老黄酒》等,发表在《中国食品报》《中国老年报》《老年生活报《祝你健康》《山东老年》,《老年天地》等全国各地几十家报刊,约有2000余篇;写了花卉方面的散文,主要发表在《中国花卉报》《花木盆景》杂志,广东《花卉》,《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潍坊晚报》也发了二三十篇。有二三年的时间写过奇石散文,《高清涛的梅花石》《赵光宝的五彩石》《枣花石》《龟石》《沂山石》《泰山石》,在《石友》《鉴石》《中国赏石》等奇石大型刊物上发表五六百篇,由《山东画报社》出版了《石缘》一书,综合起来在全国各地大小报刊共发表散文8000余篇。摆了这么多自己发表散文作品,分析了投稿的档次,目的在通过自己写散文的路子,启发大家鼓起勇气,敢于攀登高峰,写出高层次的散文,以免散文创作走弯路。我认为不管写什么体裁,均要向高处看,向高层次进军,争取自己的作品达到全国级水平。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zonghexinwen/2021/0210/742.html
上一篇:国学女大师蒙曼从百家讲坛火到诗词大会,却被
下一篇:散文丨潘鸣:追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