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三个层次
最近,微信朋友圈中,很多人都在转发各位名家们劝读的文章,比如龙应台的《孩子,我为什么要你读书》,格非的《读书可以帮人摆脱知识的“奴役”》,思南读书会的《读书那么好的事:乐读·新读·雅读》等等。我也凑个热闹,写一篇与读书有关的文章吧。不过,我不劝读,我只说自己几十年读书的体会。这个文章早就该写,也曾经有人央求我写,但我一直懒得动笔。今天心血来潮,就随意写一写,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不遵章法,不求文辞华美,也不奢望打动读者--我先假设有读者。
我觉得读书有三个层次:其一,从书中获得知识和乐趣;其二,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思考;其三,通过读书与思考,成就完美人生。
先说第一个层次,从书中获得乐趣和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乐趣,谁会主动去读书呢?
被别人逼着读书,大都苦不堪言。那些从小就热爱读书的人,必定是在读书中找到了让自己开心的钥匙。比如……,需要我在此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单吗?
所以,如果要培养自己读书的习惯,就首先读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书。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自然就会自觉地找书来读。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日渐增多,头脑变得越来越聪明,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越来越容易。有了这样的经验以后,你就会选择那些知识性强的书来读。青年人读书,大抵停留在这个层次。这个层次,相当于金字塔的底部。千万别小看这个底部,它奠定了你人生的基础。
记得我小的时候,书是稀罕物,能偶尔得到一本适合自己读的书是不容易的。我主动读的第一本书好像是中国神话故事,是从邻居小朋友那里借来的,书不是很完整,磨损和缺页很严重,只能是有哪些文字就读哪些文字,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大禹治水……读着太有意思了,从此,我对书就十分着迷。到谁家里去窜门儿,如果看到炕头炕尾有书堆放,一定会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后来,我发现捡破烂儿可以换钱,就留心着大街上所有可以捡回来卖的废铜烂铁,三分五分地开始攒钱,攒够几毛钱,就到公社的供销社去买一本小人儿书--那时候,小人儿书很流行,也适合孩子们读。看着书架上摆放的各种各样的小人儿书,再数数紧紧握在手中的几毛钱,开始定夺买哪一本更好。我读书的兴趣大抵就是这样有了一个雏形。
再说第二个层次,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随着年龄渐长,日积月累,读的书越来越多,我们往往会发现,后来读到的书与前面读到的书,其中的某些知识与观点常常相左,这就必然会引起人心中的疑问。疑问是个好东西,有了疑问,人就开始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思维习惯与思维逻辑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开发智力、开阔眼界与增长才干的过程。
我们都有过看人吵架的经验,两个人开始吵架时势头很小,吵着吵着,嗓门儿越来越高,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候,吵架的性质悄然改变。开始时可能只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一旦有人围观,继续吵架的目的就变成了辨理,张说张有理,李说李有理,非要围观的王五、赵六、刘二麻子给评评理。会劝架的,就开始和稀泥,站在张的立场上张有理,站在李的立场上李有理,大家互相理解、礼让一些吧,于是便有“高风亮节”的一方做出让步,另一方顺坡下驴,吵架光荣结束。不论是吵架者,还是围观者,都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读书也大抵如此,看到两个作者意见相左,就想到再从别的书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和答案,于是找出更多的书来读,这是其一。其二,诚如歌德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谈话”的过程,必定是思考的过程,只有那些能够引起人思考的书,才最值得一读。你可以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你也可以从中学习和了解别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式。这时,你已经由读书的第一个层次上升到第二个层次,即思考与思辨的层次。
第三个层次,通过读书与思考,成就完美人生。
在我的读书体验中,第二个层次最难奈,就好像一只蛹处在破茧的过程中,卡在那里,需要使劲挣脱,痛苦是必然的,但是挣脱之后的结果是美丽的,像一个传说。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zonghexinwen/2020/0911/577.html
上一篇:【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喝茶/吕延梅
下一篇:【散文百家】王振华: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