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是现代文学批评领域的一个重要术语,最早由西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提出。在我国经过王先霈、陈思、孙绍振等一批学者的研究,文本细读不再仅仅属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而是渐渐地走进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对语文教学起到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散文作品在中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给学生解读散文作品增加了难度。本文讲从文本背景、整体感知等四个方面来解读萧红散文作品《风雨中忆萧红》,借此来解读文本细读。
1 文本背景
《风雨中忆萧红》是丁玲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被认为是萧红散文作品中最优秀的一篇,写于1942年4月25日,是萧红最后一篇以个人絮语的方式直接抒发情感的作品。这篇散文写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当时在文艺界,由于“政党文学”的建构,作家作为个体被轻视成为一种基本的现象。在政党范围内,普遍表现出对知识分子的利用和不信任。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知识分子普遍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丁玲的《风雨中忆萧红》正表现出了作家的个人思想苦闷。
2 整体感知
本文题为回忆萧红,但文本中描写萧红的笔墨却不多。其实这是一种文本断裂,作为对已故友人的追忆,正如一些研究者提出的那样:“得到萧红夭殇的噩耗,丁玲本可以回顾自己和萧红在西安时亲密相处的情景,也可以写萧红欲赴延安而终因自身的原因未能如愿的遗憾。但是,丁玲没有写这些,她利用自然界的巧合,抓住身边的风雨阴霾,以将近一半的篇幅,大写自己的心境。”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其实,作者这么写是受到当时处境的影响,内心苦闷和精神困惑让丁玲不得不倾述,同时也照应了题目。此外作者有意为之,一切景语皆情语。
3 文本细品
作者的思想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通过分析重要语句最能体会文本的深层含义。
首先,题目为忆萧红,那么萧红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文中作者对萧红的描写主要集中在6-8段。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找出相应的词语。古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萧红和作者是相知相惜的朋友,可以说作者写萧红也是写自己。
但本文除了写萧红,还提及了其他一些人。文章第5段主要写了两个人物,他们都是作者的知友:瞿秋白和冯雪峰。文中用“没有自己,一切为了党,对名誉和地位是那样地无睹,不会趋炎附势,培植党羽,装腔作势,投机取巧”来形容雪峰,“政治生活久却不能彻底地变更自己,二重生活的折磨”来写秋白。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要写及这两人。
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得从这俩人的性格入手,从描写他们的语句入手。这段中有个词“二重生活”,该如何理解?这就要联系人物当时的政治生活环境。瞿秋白在他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写了《多余的话》,文字里尽显他当时的心态,并写出了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和概括。
雪峰和秋白俩人在政治生活中未能改变自己,以自己的方式捍卫知识分子最后的一丝坚守,所以说写冯瞿二人均以自己的方式坚守自我,其实也就是写作者自己,表露了丁玲渴望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显示了“知识分子的文学自觉”。
在理清作者写他人的意图后,我们便要进一步发问,作者是在什么境况下写萧红的呢?文中的风雨如何理解呢?首先我们先找出文中关于风雨的描写,“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脏布似的云、阴沉絮聒、阴霾的气压……”,描写风雨的词汇给人一种压抑之感,可作者的时间明明是在春天。这不免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周围环境的不宁静、不光明。尽管彷徨、低徊,尽管此时的延安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并且还有很大缺点,但作者并没有失去对美好未来到来的信心,仍要坚持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有作为知识分子的个性坚守,所以她感到愉快,感到内心有某种东西在冲撞。所以说这里的“风雨”不仅是自然界的风雨,更指当时社会的不安与动乱。
这是文章描写自然环境的地方,并没有直接写社会环境,但文中第10段便是直接描写当时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境遇。文中写到“死是损失”“歪曲侮辱”“猫吃老鼠”,写出了当时知识分子遭受到的不公待遇。最后用猫吃老鼠这样一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苦闷、理想、坚守……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qikandaodu/2021/0421/833.html
上一篇:而立之年更名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举行揭牌仪式
下一篇:嬗变与传承从记叙文到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