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还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因此,高中散文课堂应当充满人文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品位。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散文作为支点,对散文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析,以期能够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开创出一片蓝天碧海。
一、强化朗读,感知文本
朗读教学是数千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文字材料的阅读,更是用心去感悟文字的过程,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大都是散文名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散文的魅力,并获取更多的思考空间,以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情感有一个完整的感知。
以《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教学为例,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先将文章朗读几遍,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将自己初读文章时的感受和对文章的见解简单地记录下来。为了促进学生的课前朗读,防止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浑水摸鱼,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通过提问,来掌握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朗读情况和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教学。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重点段落和语句,教师要让学生再次朗读,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第3~11 自然段是《故都的秋》描写的重点,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这些文字的朗读,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述故都秋的特点,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从而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中作者所描述的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这五幅秋景图,通过这五幅秋景图,我们可以很好地感知到作者笔下的“秋声”与“秋色”,并从“秋声”“秋色”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这样,学生便能够跟随作者,走进文章之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内容。
最后,文章教学的结束,并不等于朗读的结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不断地朗读文章。这一阶段的朗读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必要。一方面,学生对于文章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另一方面,此时进行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有关知识,并参考教师在课堂上所介绍的其他类似主题的文章,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并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体悟情感
情境创设,即是在教学中通过某种方式,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达到感染和引导学生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由于部编版教材中所节选的文章大都距离当前的时代比较远,所以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导致很多学生由于难以理解,从而丧失对于散文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创设与散文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就可以将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所思所想联结起来,使学生与作者同思考、共探索,主动地去求知、求美、求善。
比如,在教学《囚绿记》这篇文章时,参考以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很多教师都选用了大自然中与绿色相关的图片,比如爬满爬山虎的墙壁,绿色的草原、山林,还有的教师选用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等与绿有关的诗句,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绿”的氛围,带领学生走进“绿”的世界。但是这些与文章中作者深陷“孤岛”这一情况并不相符,且无法来展现作者对于“绿”的执着与渴望。因此,我选择了自己曾经在参观一个爱国教育基地时所拍摄的照片。第一张照片从外观来看,特别像一个美丽的城堡,第二张照片则是城堡的一面墙上爬满了常春藤。再看第三张、第四张近景和内部照片,学生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座监狱,有着钉满栅栏的铁窗,有着摆满刑具的审讯室,有着黑暗的日军水牢。想象一下,假如你被关在这样一个阴暗且时刻面临酷刑和死亡的地方,忽然一天铁窗之外爬上了一支倔强的常春藤,但却青翠欲滴。可想而知这抹新绿对于里面的人有多重要,这是希望之绿,更是生命之绿。这样,我们在向学生介绍陆蠡先生“囚绿记”时,学生便能够与作者形成共鸣,并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三、拓展阅读,发展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是对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间接反映与概括,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精神活动,散文则是作者思维最真实的反应。所以,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在品味散文的高雅情趣之外,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发展自身的思维。但是教材中的散文阅读毕竟有限,很难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散文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qikandaodu/2021/030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