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 5——前221年)之际,即公元前5世纪轴心时代,由孔子(前551—479年)创立,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推行孔子主张为旨归的学派。
儒家的“儒”渊源于此前的文化官吏。《周礼》:“儒,以道得民。”(《天官冢宰·太宰》)这里的“道”是专指“六艺”。《周礼》:“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地官司徒·保氏》)所以说,“儒”原来是专门以“礼”、“乐”、“射”、“驭”、“书”、“数”的“六艺”去教养天子、诸侯、贵族的文化官吏。这些官吏后来随着社会的大变动离开宫廷流落到民间,以他们所熟知的礼乐文化和贵族礼仪作“相礼”的职业。孔子早年也曾以“儒”为业,为人“相礼”。
一
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归来专门从事教育和整理古籍,即整理“诗”、“书”、“易”、“礼”、“春秋”、“乐”的“六经”,后有时也称为“六艺”。司马迁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从而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民间教育团体和“百家争鸣”中的“显学”之一家。
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他们著书立说,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特别是对治国理政提出各种不同的理论与学说,以适应并引导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的需要和发展。
儒家的特色很丰富,本文拟用孔子所提倡的“立己立人”或者“修已安人”的主张来概括,即《大学》里所讲的“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即庄子所讲的“内圣外王”。
在春秋二百九十多年间,周王室已经衰微,以“五霸”为首的诸侯各自为政,挟天子以令诸侯,相互攻伐,争夺霸权,礼乐日趋崩坏。生活于春秋后期的孔子为了挽救礼坏乐崩的危局,立志追随周公的志业,继承周公的礼乐文化,创立了“仁学”。
周公姓姬名旦(前1094——前1033年),周文王之四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他是西周最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之一,是开国元勋之一。周公先在军事上既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又辅助成王东征,平定了管叔、蔡叔和霍叔的三监之乱,战功显赫,帮助他们父子两打天下。后周公又在政治上辅助幼小的成王治理天下。为此,周公制礼作乐。他总结、吸收、发展了夏、商两朝的礼乐的思想、文化与制度,来制订周朝的礼乐的思想、文化与制度。“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因此,周公成为礼乐文明的集大成者。礼乐并称,也合称为“礼”、“礼教”或“名教”。
所谓“礼”指礼制、礼仪、礼器、礼貌与礼之义。礼可规范政冶制度、社会生活和道德秩序等。礼制能使社会安定和谐发展,使典章制度得以完善。所以,礼是夏商周三代文化传统的主体。周礼后来居上,发展最为成熟,成为周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成就。周公所创制的周礼,既含政典又含教化。政典指治国理政的典章制度,体现在《周礼》一书中;教化指通过礼乐向人们进行教化,体现在《仪礼》一书中。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是,孔子所说的礼在夏商周随着朝代更替而有所损益,也就充分体现了礼在历史与现实中必须不断变化才能加以适应。
所谓“乐”本身具有和谐性,又被赋予道德性,视为表现“礼”的一种手段,常与“礼”并称。“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是孔子关于道德与审美的修养思想,意谓君子修身自学诗始而完成于乐。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孟子说:“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周礼》说:“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地官司徒》)《礼记·乐记》说:“乐者,通伦理者也。”
到了孔子之时,虽然礼坏乐崩成已然之势,但是礼乐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化成的价值,依然是可以传承与发扬的。因此,周公成了孔子梦寐以求的先驱。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脩》)“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所以,孔子提出“仁”学,并不是离开“礼”,抛弃“礼”,更不是对抗“礼”,取代“礼”,而是以“仁”挽救“礼”,补充“礼”,传承“礼”,发展“礼”。孔子回答最优秀的高足颜渊问“仁”是什么的问题时,明确说:“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论语·颜渊》)孔子说这句话的用意非常淸楚,充分表明他的新说“仁”与旧说“礼”,二者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具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qikandaodu/2021/0104/713.html
上一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综说*
下一篇:降成本 企业轻装上阵——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