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且擅长书法和绘画,对后世颇有影响。《仇池石》写于宋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苏轼被召还朝之后。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的仕途一落千丈,是他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霉运。仇池石是作者归隐之梦的物质寄托,也是他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情感落点。
一
苏轼为人豁达,作品大气磅礴,为政忧国忧民,一生经历坎坷。二十一岁中进士,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关押御史台监狱五个月,出狱后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曾于城之“东坡”开荒种田。宋哲宗即位后,还朝礼部郎中,再升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晚年因新党执政,再次贬官颍州、惠州、儋州等地。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大赦北还途中,病逝于江苏常州。宋高宗时追增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少有的嗜石成癖者。他对石有着特别的情愫,并留下了许多咏石诗文。如《雪浪石》《双石(并引)》《咏怪石》《壶中九华》等诗词及《怪石供》《后怪石供》等文著。藏石中,其最喜欢的莫过于“仇池石”,并留有二十八行五言长诗一首: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于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
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初疑仇池化,又恐瀛州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一夫幸可致,千里还相逐。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苏轼《双石(并引)》载其“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玉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又,宋代杜绾《云林石谱》:“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有数种。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一微灰黑;一浅绿。各有峰峦,嵌空穿眼,宛转相通,其质稍润,扣之微有声。又有一种色白,四面峰峦耸拔,多棱角,稍莹彻,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无声……顷年,东坡获双石一绿一白,目为仇池。”由此可知,苏轼在扬州时获得的绿、白二石应为英州之英石。因石上山峦迤逦,云穿山脊,犹如甘肃的仇池山,四面陡绝,山上却可引泉灌田,而使得宦途失意的苏轼想到曾做过的梦:“余在颖州,梦至一官府,人物与俗间无异,而山川清远,有足乐者。顾视堂上,榜曰‘仇池’。觉而念之,仇池,武都氐故地。杨难当所保,余何为居之?明日以问客……客曰:‘公何为问此?此乃福地,小有洞天之附庸也’。”想到杜甫“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之诗,遂名“仇池石”。
二
苏轼梦游之地,分明就是“仇池山”。仇池山位于甘肃陇南市西和县大桥乡,海拔1800米,山顶为小舟状,四面斗绝,红岩石壁。仇池山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据载“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今甘肃秦安)”,据说伏羲创世时,其妹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所余之石弃于仇池。当然,这些都是传说了,但仇池国位于今甘肃的西和县、成县、文县一带,为仇池氐族杨氏所建立,先后存在和延续了380年。
据载,此地山险偏僻,远离主战场,成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就像传说中的桃花源,“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煮土成盐”,生活自给自足,没有高贵之分,与世外交往隔绝。加上苏轼屡遭贬逐的心境,仕途的大起大落,使他不时萌生了远离政治漩涡、超俗避世的念头。进而受杜甫“送老白云边”的渲染和梦境的美化,感发产生了对这块洞天福地“昔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的遐想。苏轼的“梦中仇池”虽然始终未能出现在眼前,但在他忧思难抑之时,“仇池”总能给他以精神慰藉和力量,生动地反映了他对政治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静自由的向往。
仇池山上产有“仇池石”。它是一种柱状石灰岩,表面有圆瘤或小孔洞,涡洞相通,嶙峋异趣,颜色为淡红淡绿,石质软硬相间,硬若玛瑙,软如吸水石,质之细嫩,抚若婴儿之肌肤,温润如玉。据当地老人讲,仇池石在悬崖石壁洞中,或沟壑暗穴的流沙之内,偶有人得之。但是,当年苏轼所咏仇池石(实为广东英石)与甘肃陇南的仇池石是两种不同的奇石,不能因为苏轼对仇池山的渴望和向往将二者混淆。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qikandaodu/2020/1209/688.html
上一篇:北国秋来风光好
下一篇:英语世界的袁宏道散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