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挥汗如雨,暑气灼灼,心烦气躁。蝉鸣密密匝匝,花木树影纹丝不动,藤萝小草绵软萎靡,猫儿狗儿各自找了凉快的地方打盹儿,高温难抵,闷热难挡,三伏天,避暑纳凉成了一件顶顶重要的事情。
在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更没有冰箱,且交通也不甚发达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避暑纳凉的呢?古人心思细密,在消夏纳凉这件事上更不含糊,古人自有神仙法,各显神通,别有情趣。
在民间,扇子是必备的夏令之物,一扇在手,轻轻一摇,扇风祛热,清凉自来。扇子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市井百姓,人手一把。市井小民用蒲扇,小姐贵妇用团扇,公子书生用折扇,诸葛孔明用羽扇。发展到后来,扇子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消暑,更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装饰,成为一种艺术品。
除了扇子,“竹夫人”也是古人的解暑神器。除了竹席竹枕之外,“竹夫人”可谓古人的匠心之处。曹雪芹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借宝衩之口 说了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正是解暑神物“竹夫人”。这种器物长一米左右,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中空圆柱形,可枕可抱可置脚。
除了“竹夫人”,瓷枕、石床、玉榻、凉屋这些解暑器物各自在大热天里显神通。瓷枕起于隋,兴于唐、繁于宋,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消暑神器。瓷枕造型各异,枕面上涂了一层釉,描上画题上诗,睡觉时枕着,凉凉的,想来感觉不错。只是这瓷枕、石床、玉榻、凉屋,需要怎样强健的体魄才经受得起?想来老祖宗们的身体还是不错的吧!
除了这些日常起居的解暑神器之外,吃食也是调节温度的一种方式。秦汉时期的先民们,三伏天喜欢把瓜果放进井中冷藏,这可能是最早的保鲜法——“井藏法”。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说:“京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包新荷,远远望歌,通夕而罢。”古人三伏天的食物多以清凉为主,有冰果、暑汤、凉面、新莲等等。明清两朝夏日流行吃莲子汤避暑,《帝京岁时记胜》中曾有过记载。清人冒辟疆在《影梅庵寄语》中记录了一个可爱的人物董小宛,她不但美丽聪慧多才,而且是个美食家,会做各种果汁花露,颜色美丽,入口奇香。
除了吃食,古人消夏纳凉避暑的好去处还有很多,亭台、楼阁、水榭都是不错的选择。亭台楼阁一般通风都不错,而水边的温度一般较低,热量被水吸收之后,人会舒服很多。比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写过“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这样的诗句。夏天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在水亭小坐。水中倒映着松枝竹叶,潭间散发着芰荷清香。村野小童扶着喝醉酒的老翁,山间欢快的鸟鸣伴随着高亢的歌声。清幽的美景如画一般,使人流连忘返。
热浪席卷大地,去山中纳凉避暑也挺好,山高林密,清幽透心。诗风豪放、洒脱飘逸的诗仙李白在《夏日山中》说:“懒摇白羽扇,裸坦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到底是诗仙李白,纳凉的方式也自与别人不同,把扇子扔了,把帽子摘了,把头巾解了,在深山古树的清幽中,赤裸着与大自然拥抱,一派豪放洒脱之情跃然纸上。
纳凉的最高境界,自然是心凉,心静自然凉。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道,但能心静即是凉。”夏天,去哪儿都逃不过一个“热”字,唯静心才是妙法。静,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态。唯静,才能照见万物实性。
夏天,热浪滚滚,跟着古人去纳凉,在古人的生活脉络里一路寻踪,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炎炎夏日,挥汗如雨,暑气灼灼,心烦气躁。蝉鸣密密匝匝,花木树影纹丝不动,藤萝小草绵软萎靡,猫儿狗儿各自找了凉快的地方打盹儿,高温难抵,闷热难挡,三伏天,避暑纳凉成了一件顶顶重要的事情。在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更没有冰箱,且交通也不甚发达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避暑纳凉的呢?古人心思细密,在消夏纳凉这件事上更不含糊,古人自有神仙法,各显神通,别有情趣。在民间,扇子是必备的夏令之物,一扇在手,轻轻一摇,扇风祛热,清凉自来。扇子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市井百姓,人手一把。市井小民用蒲扇,小姐贵妇用团扇,公子书生用折扇,诸葛孔明用羽扇。发展到后来,扇子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消暑,更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装饰,成为一种艺术品。除了扇子,“竹夫人”也是古人的解暑神器。除了竹席竹枕之外,“竹夫人”可谓古人的匠心之处。曹雪芹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借宝衩之口 说了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正是解暑神物“竹夫人”。这种器物长一米左右,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中空圆柱形,可枕可抱可置脚。除了“竹夫人”,瓷枕、石床、玉榻、凉屋这些解暑器物各自在大热天里显神通。瓷枕起于隋,兴于唐、繁于宋,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消暑神器。瓷枕造型各异,枕面上涂了一层釉,描上画题上诗,睡觉时枕着,凉凉的,想来感觉不错。只是这瓷枕、石床、玉榻、凉屋,需要怎样强健的体魄才经受得起?想来老祖宗们的身体还是不错的吧!除了这些日常起居的解暑神器之外,吃食也是调节温度的一种方式。秦汉时期的先民们,三伏天喜欢把瓜果放进井中冷藏,这可能是最早的保鲜法——“井藏法”。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说:“京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包新荷,远远望歌,通夕而罢。”古人三伏天的食物多以清凉为主,有冰果、暑汤、凉面、新莲等等。明清两朝夏日流行吃莲子汤避暑,《帝京岁时记胜》中曾有过记载。清人冒辟疆在《影梅庵寄语》中记录了一个可爱的人物董小宛,她不但美丽聪慧多才,而且是个美食家,会做各种果汁花露,颜色美丽,入口奇香。除了吃食,古人消夏纳凉避暑的好去处还有很多,亭台、楼阁、水榭都是不错的选择。亭台楼阁一般通风都不错,而水边的温度一般较低,热量被水吸收之后,人会舒服很多。比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写过“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这样的诗句。夏天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在水亭小坐。水中倒映着松枝竹叶,潭间散发着芰荷清香。村野小童扶着喝醉酒的老翁,山间欢快的鸟鸣伴随着高亢的歌声。清幽的美景如画一般,使人流连忘返。热浪席卷大地,去山中纳凉避暑也挺好,山高林密,清幽透心。诗风豪放、洒脱飘逸的诗仙李白在《夏日山中》说:“懒摇白羽扇,裸坦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到底是诗仙李白,纳凉的方式也自与别人不同,把扇子扔了,把帽子摘了,把头巾解了,在深山古树的清幽中,赤裸着与大自然拥抱,一派豪放洒脱之情跃然纸上。纳凉的最高境界,自然是心凉,心静自然凉。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道,但能心静即是凉。”夏天,去哪儿都逃不过一个“热”字,唯静心才是妙法。静,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态。唯静,才能照见万物实性。夏天,热浪滚滚,跟着古人去纳凉,在古人的生活脉络里一路寻踪,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qikandaodu/2020/120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