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效果的优劣对于整体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提升初中散文教学效率,也是极为关键和迫切。基于此,值得对散文的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一、散文的文体特征
(一)言语精炼,内容写实
散文极其强调语言文字的美感,一字一句尽显精炼,如涓涓细水,自然朴实。在娓娓道来中蕴藏着待静思品味的那份美感,这种特殊的文学之美更是让读者为之心动。散文用笔丰满而简约,不论是字词的选择、搭配,或是语句的安排和调整都恰到好处,仿佛每一句话都是在为画面、人物所服务,不多不少,寄托了作者幽深的内涵。此外,散文通过描写一些真实存在的人、景、事,来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因此,写实性是散文创作的一大特点,尤其现当代散文,可以说最为贴合现实世界,进而表情达意的问题。
(二)主体性强,独抒心境
散文是具有较强主题特征的文学体裁,尤其注重表达主观体验和内心情感,每一篇散文都在尽可能多地表现作者的性格与特点。散文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关键,就是其所独具的一种美学特征,使读者更容易走到文中感受作者对世界的描述和看法。鉴赏散文的核心关键,即是领悟作者独有的性格、情感和体会,对于散文来说,个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与流露就是其核心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作者主观思想的剖析,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性格特点。
(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散文的创作十分自由,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所谓自由指的是作者性格的表现,作者既能够直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也能够借助景物、事件或哲理来传递情感,这完全取决于作者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表现方式是散文的一大特点。除此之外,散文材料选择也十分广泛,在创作一篇散文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某一个主题,选择任意一个时刻、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事情,将其串联成为一个整体,所以这样的创作过程是十分自由的。
(四)篇幅较短,结构丰富
散文的语言极为精炼,篇幅也大多短小,用尽量少的语言来呈现厚重的情感,简约却不简单。散文的深度在于作者将真实世界、想象与情感三者融合在一起,运用不同方式来实现最终艺术。在结构方面,散文没有诗词、小说等体裁那种苛刻的要求,无需每一句都要扣题,每一句都是上一句的延续,也不会去刻意追求完美,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无拘无束。散文架构的多元性也是其“形散而神不散”的关键所在,有的按照时间和空间次序来统筹素材;有的则按照作者思想情感的转变为写作思路;还有一些有着统一的思想指导。
二、散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锁定体式,把握教学要求
初中的散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紧扣散文文体普遍性特征,还要根据不同类型文本的具体特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师既要把散文区别开来,也要避免将某一篇散文当作某一类散文进行教学的情况。例如,叙事类散文的基础特点就是基于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和鲜明的任务特点,来对其进行点状刻画,进而揭露这一总体现象背后蕴藏的美,并表达作者的独特情感。对于这种类型的散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理顺全文的组织架构,紧扣文章中刻画的关键主体,仔细体会语言描写、作者的表现手法等多个角度来确定教学目标。如《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设计为:①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中多个角度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把握人物特点。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传记类散文语言的特点。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母亲对于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于母亲的怀念以及母爱的伟大。
(二)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学习是提升和锻炼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而语文教材里对散文教学的要求,也集中反映了核心素养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具体要求有重视并突出散文阅读策略的学习,指向对散文语言的赏析、品味、情感的揣摩和体悟,从而实现阅读方法及文本理解能力的提升。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单元教学要求为:重视朗读,把握重音和连读;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文中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课前预习要求为:朗读课文,感受景物描写的细腻生动。课后要求为:描述景物特点;探究作者感情;借鉴文中写作技巧,抓住刻画景色特点的写作技巧;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qikandaodu/2020/0817/547.html
上一篇:既要“高大上” 又要“接地气” ——借鉴文学
下一篇:仙霞路的烟火味